1、我国国情决定了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
中国国土东西跨越5400km,南北相距5200km,面积居世界第三,这使得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平均距离较远。由于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各种大宗原材料长途运输的压力很大。另外,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存在明显区别,区域间有强烈的产品交换需要。中西部和北部矿产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源消耗量大,从而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调、西棉东送的格局。铁路具有运距长,运量大,连续性强,速度快,费用低等综合特点,作为大跨度经济联系和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方式,其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取代的。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距大,成本低;与内河水运相比,铁路运输不受天然河道走向限制;与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铁路运输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物质交流,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区域分工协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综合运输体系应以铁路为主导,带动其他运输方式发展
中国综合运输体系之所以铁路运输为主导,是中国国情和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航空受运输成本的限制,无法与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上竞争;管道受技术条件限制,只能用于运输特定的对象;公路在灵活性和短途运输上有明显优势,但成本、环保等诸多方面因素限制了公路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上的运用。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客货周转量关联度高达0。9左右。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铁路年均向公路提供的客货集散量占铁路总运量的50%左右,主要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的物资集散,又有一半以上依靠铁路,有的(如连云港)则90%要靠铁路集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是骨干和主体,是促进其他运输方式得以继续发展的关键。如果铁路发达,布局合理,公路和水路的功能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如果铁路发展滞后,既无力承受公路、水路向干线集中的运量,也无力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客货运量,则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也将受阻,综合运输体系将失去协调发展的动力。
3、发展铁路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保持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现实要求长期保持制造业在成本上的国际优势。但是在后一方面,正面临其他低成本国家的竞争。保持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又不降低制造业工人的收入水平,需要在两个主要方面做出努力。其一是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二是降低制造过程以外的成本。物流成本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优劣的比较,铁路在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由于铁路运输速度较快,强化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并不会提高货物在运输中的滞留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发挥这种成本优势将是我们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4、铁路是保证客运畅通的重要运输方式
中国客运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迅速增长。由于区域间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提高,中国长途客运需求将不断扩大。从安全,舒适、速度、价格等综合因素来看,铁路将是大多数人长途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高速铁路的发展将使铁路在中长距离旅客运输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在全国客运总量中,公路占绝对优势,但从长远来看,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展开,客流的集中度将会有上升的趋势。在经济活跃、客流繁忙的城市群之间修建高速或城际铁路网将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
5、重视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对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的中国而言重要性十分突出。对综合运输体系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公共政策的导向必须有助于消除消费的负面的外部性,使全社会长期福利真正得以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在能源消耗、土地占用、污染排放、安全系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重视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贵阳市高铁学校为您解读!!!!